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普洛菲斯触摸屏    

普洛菲斯触摸屏、Proface触摸屏
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吴经理
  • 电话:18576370666
  • 邮件:18576370666@163.com
  • 传真:散热风扇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三菱伺服双轴同步!
新闻中心
三菱伺服双轴同步!
发布时间:2025-10-10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三菱伺服系统实现双轴同步控制(如电子齿轮同步、位置跟随、主从轴联动等),核心是通过PLC 或运动控制器协调两轴的位置 / 速度信号,使从轴实时跟随主轴的运动,常见于包装机械、印刷设备、数控机床等场景。以下是基于三菱 PLC(如 FX5、Q 系列)和伺服驱动器(如 MR-J4、MR-J5 系列)的双轴同步实现方案:

一、双轴同步的核心控制方式

根据同步精度和场景需求,常用以下两种方式:

1. 电子齿轮同步(速度 / 位置比例同步)

  • 原理:从轴的运动指令(位置 / 速度)是主轴实际位置 / 速度的固定比例(如主轴转 1 圈,从轴转 2 圈,比例 2:1),通过伺服驱动器的 “电子齿轮比” 参数或 PLC 程序计算实现。

  • 适用场景:恒定比例同步(如传送带同步、齿轮联动)。

2. 位置跟随同步(实时动态跟随)

  • 原理:PLC 或运动控制器实时读取主轴的实际位置(通过编码器反馈),计算从轴的目标位置并发送指令,确保从轴与主轴的位置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(如印刷机套色控制)。

  • 适用场景:动态比例调整、有补偿需求的高精度同步。

二、硬件配置与接线

1. 核心硬件

  • 主轴:伺服电机 + 驱动器(如 MR-J4-20A)+ 编码器(绝对式 / 增量式)

  • 从轴:同型号或适配的伺服电机 + 驱动器

  • 控制器:三菱 PLC(带脉冲输出功能,如 FX5U-32MT)或运动控制器(如 J3-730BT)

  • 通讯 / 信号线路

    • 主轴编码器信号 → PLC 高速计数输入(如 FX5U 的 X0/X1,用于读取主轴位置)

    • PLC 脉冲输出 → 从轴驱动器脉冲输入(如 CN1 接口的 PULSE+/SIGN+,控制从轴运动)

    • 若用通讯(如 SSCNETⅢ/H),需驱动器支持网络通讯,通过网线连接控制器与双轴驱动器。

2. 接线要点

  • 主轴编码器反馈信号(A/B 相)需接入 PLC 的高速计数端口(确保响应频率匹配,如 100kHz 以上)。

  • 从轴脉冲指令线使用双绞屏蔽线,屏蔽层单端接地(驱动器侧),避免与动力线并行。

  • 若用 SSCNETⅢ/H 网络,需设置驱动器的轴号(参数 Pr5.14),确保地址唯一。

三、参数设置(以 MR-J4 驱动器为例)

1. 主轴驱动器参数

  • 无需特殊同步参数,仅需配置基本运行参数(如控制模式、编码器类型):

    • Pr0.01 = 0(位置控制模式)

    • Pr2.00 = 1(编码器类型:绝对式 / 增量式,根据电机型号设置)

2. 从轴驱动器参数

  • 若为电子齿轮同步,需设置电子齿轮比(匹配主轴与从轴的运动比例):

    • 电子齿轮比 = (主轴每转脉冲数 × 减速比) / (从轴每转脉冲数 × 同步比例)

    • 例如:主轴 1000P/R,从轴 2000P/R,同步比例 1:2 → 齿轮比 =(1000×1)/(2000×2)= 0.25 → 设 Pr3.04=1,Pr3.05=4(分子 / 分母 = 1/4)。

  • 若为位置跟随同步,从轴设为位置控制模式(Pr0.01=0),脉冲输入方式(Pr1.00=0,脉冲 + 方向)。

四、PLC 程序编写(以 FX5U 为例,位置跟随同步)

1. 主轴位置读取

通过高速计数器(HSC)读取主轴编码器脉冲,计算实际位置:

ladder

// 高速计数器初始化(X0=A相,X1=B相,模式=AB相正交计数)
LD M8000
MOV K0 D8140  // 计数器模式:AB相正交计数
SET M8140     // 启动高速计数器C251

// 主轴位置计算(假设编码器1000P/R,减速比1:1)
LD M8000
MOV C251 D100  // D100 = 主轴当前脉冲数
DIV D100 K1000 D102  // D102 = 主轴当前转数(脉冲数/每转脉冲)

2. 从轴目标位置计算(同步比例 1:1)

ladder

// 从轴目标位置 = 主轴当前位置 × 同步比例(此处1:1)
LD M8000
MOV D100 D200  // D200 = 从轴目标脉冲数

// 若比例为2:1,则:
// MUL D100 K2 D200

3. 从轴位置控制(脉冲输出)

使用 PLSY 或 DRVI 指令发送脉冲给从轴:

ladder

// 当主轴位置变化时,更新从轴位置
LD M8000
CMP D100 D101 M0  // 比较主轴当前位置(D100)与上一周期位置(D101)
LD M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若位置变化(M1=1)
MOV D100 D101     // 保存当前位置到D101
DRVI D200 K10000 Y0 Y1  // 从轴以10000P/s速度运行到D200位置(Y0=脉冲,Y1=方向)

4. 同步误差补偿

若存在静态误差,增加补偿逻辑:

ladder

// 计算同步误差 = 主轴位置 - 从轴位置
LD M8000
SUB D100 D201 D300  // D201=从轴实际位置(读取从轴编码器),D300=误差

// 若误差>±10脉冲,补偿从轴位置
LD M8000
CMP D300 K10 M10
OR M11  // M11=误差<-10
MOV D200 D202
ADD D202 D300 D202  // 补偿目标位置
DRVI D202 K10000 Y0 Y1

五、进阶:使用运动控制器(如 J3-730BT)

对于高精度同步(如电子齿轮、电子凸轮),推荐使用三菱运动控制器,通过专用指令实现:

  1. 配置主轴为 “基准轴”,从轴为 “跟随轴”。

  2. 使用MC_GearIn指令建立齿轮同步(设定齿轮比):

    scl

  3. MC_GearIn(
        Axis:= Axis2,  // 从轴
        Master:= Axis1,  // 主轴
        GearNumerator:= 2,  // 分子=2
        GearDenominator:= 1,  // 分母=1 → 比例2:1
        Enable:= TRUE
    );
  4. 同步过程中可通过MC_GearOut解除同步,或MC_GearChange动态修改比例。

六、常见问题及解决

  1. 同步误差大

    • 检查电子齿轮比参数是否正确(分子 / 分母是否匹配比例)。

    • 优化 PLC 扫描周期(使用高速处理指令,如中断程序读取主轴位置)。

    • 增加从轴响应速度(减小伺服增益参数 Pr1.04,避免过冲)。

  2. 运行震荡

    • 降低从轴的位置环增益(Pr1.02),增加积分时间(Pr1.05)。

    • 检查主轴编码器信号是否受干扰(用示波器观察波形,确保无毛刺)。

  3. 通讯延迟(网络控制时)

    • 缩短 SSCNETⅢ/H 网络周期(如设为 125µs),减少数据刷新延迟。

    • 确保网线屏蔽良好,远离动力线,两端加装终端电阻(110Ω)。

总结

三菱伺服双轴同步的核心是 “主轴信号采集→从轴指令计算→实时补偿”,简单比例同步可通过驱动器电子齿轮比实现,高精度动态同步需 PLC 或运动控制器参与。关键在于参数匹配(齿轮比、增益)、信号抗干扰(编码器接线)及程序优化(减少延迟),需结合实际机械结构(如减速比、负载)调整,确保同步误差在允许范围内(通常≤0.1mm 或 ±1 脉冲)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